都更加速 政府、金融業成關鍵
分享到: Facebook Plurk twitter
2018/10/19 工商時報

工商時報舉辦的「2018都市更新與城市發展國際高峰會」上,與會者一致認為在總統蔡英文帶頭拚都更及危老重建下,現在台灣發展都更的環境的確比以前大幅改善,儘管如此,政府及金融機構仍有努力空間,包括金融機構扮演的角色及推展流程的簡化、公部門的整合,都是後續重點。

工商時報總編輯梁寶華現場提問,由八大公股行庫共同出資的台灣金融聯合都更服務公司成立之後,將與行庫之間如何搭配投入都更?台灣金融聯合都更服務公司董事長林旺根指出,由於股東群本身就是八大行庫,因此未來在都更的財務安排及融資導入等介接上,將更便於安排。

林旺根也接著指出,該公司現在已有30名員工,年底預計到50位,而且二個月來所受理的都更案已踴躍進件到57件,將從中遴選出12件代表案來作免費的評估服務。

至於公股行庫外,民營銀行在都更可扮何種角色?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認為,信託應該是可努力的方向,例如REITs參與都更開發案的空間,目前尚有私募不得超過40%、公募不得超過15%上限的規定,未來如何進行法令鬆綁,以在資金安排上更方便,是努力的方向。

與會者也相繼提出日本的經驗值得借鏡。臺灣企銀董事長黃博怡指出,日本政府在政策推動上,不只是政策投資銀行,還有政策金融公庫,以及為都更特別成立了JHF(日本住宅金融支援機構),這些模式值得台灣效法。

將捷集團總經理林莉婷則點出,日本在推展程序上值得台灣師法。台灣現在還得一步步舉行公聽會、聽證會這些程序,但日本反而是辦「社區參與討論會」,且不會硬性規定召開時程,這種文化尚未在台灣形成很可惜,她認為日本這種鼓勵社區居民參與的作法才對,「而非恐嚇民眾都更是一種陷阱」。

林莉婷也對「公辦都更」的問題指出,將捷過去也有參與過文山區在99年的公辦都更,當時的簽約整合共花了八年,結果發現「困難的不在於地主,而在於公部門自己的整合」。

她接著表示,時任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當時也幫忙排除公部門意見的問題,建議未來倘若要發展公辦都更,「市政府應該成立副市長層級的專責窗口」,否則反而是民間地主在等政府公部門完成整合。